专业代码:081001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所属学科(代码):0810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熟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经过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土木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研究、管理和咨询等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较好的基础理论、较为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经过5年左右的实践锻炼,能够成为项目负责人或技术骨干,组织技术人员与团队协同工作并发挥有效作用, 以上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
培养目标1:具有服务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等素养,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培养目标2:具备扎实的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培养目标3:能够面向基层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能够服务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具备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能够解决土木工程专业的工程问题;能够胜任工程师,并获得建造师或土木工程等相关相关执业资格证书。
培养目标4:具备宽广的跨学科知识,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具备主动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能够适应土木工程专业发展趋势。
二、毕业要求:
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以“2+9实际工作能力课程体系”为专业特色,将大数据、云技术、BIM、VR技术融入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土木工程专业的工程问题。
1-1:系统掌握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掌握逻辑推理的基本技能,通过数据演算,归纳总结相应的逻辑结论,能将这些基础知识用于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问题的分析、抽象、建模及求解。
1-2:系统掌握工程力学、结构力学等力学基础知识,能将这些力学基础知识用于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问题的分析、建模与计算。
1-3:系统掌握土木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测量、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材料等工程基础知识,能将这些工程基础知识用于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问题的基础性表述、分析、计算与评价。
1-4:系统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等专业基础知识和基础工程、结构抗震、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等专业知识,能将这些专业知识用于拟定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各种方案的综合比较。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土木工程专业的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工程问题识别能力;能够应用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的基本原理,识别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并能通过抽象建立恰当的分析模型。
2-2:工程问题表达能力;能够应用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工程建设的基本特点,对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问题的影响因素和各种可行的解决方案进行系统分析与充分表达。
2-3:工程问题分析能力;在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问题的过程中,能广泛查阅土木工程专业的行业标准和各种相关文献资料,通过文献研究获取并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并获得合理可行的关于工程问题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案的分析结论。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开发)满足土木工程特定需求的体系、结构、构件(节点)或者施工方案,并在设计环节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在提出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3-1:工程条件认知能力;能结合实际工程建设的基本特点,基于地质、施工、管理及运行等工程建设的基本条件,提出并拟定满足土木工程特定需求的构件、结构、体系或者施工的可行解决方案。
3-2:工程方案优化能力;能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对各种解决方案实施建模计算、结果分析及其合理性论证,并在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多种方案的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并择优选定方案。
3-3:工程结构设计能力;能综合运用专业技术报告、工程图纸及设计计算书等手段,完整呈现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等设计成果。
3-4:工程方案的创新意识;能够根据工程结构物的功能需求和所在的自然环境条件、功能需求,将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应用到工程结构设计中去,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收集、处理、分析与解释数据,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并应用于工程实践。
4-1:研究方案设计能力;掌握土木工程的基本科学原理,熟悉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问题研究所必需的理论分析、模型实验及数值计算等基本科学研究方法。
4-2:工程测试能力;能够在研究过程中有效开展基础资料收集、参考资料引用、理论分析方法选择、实验方案设计、数值模型构建、数据分析与解释等基础工作。
4-3:数据分析能力;能正确判别与分析研究成果信息的有效性及合理性,并能通过综合分析获得合理有效的研究结论并应用于工程实践。
毕业要求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现代工具选择与运用能力;能够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手段、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及信息技术工具,能运用现代技术工具进行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问题的预测分析及模拟研究等。
5-2:现代技术工具的局限性意识;能够理解现代技术工具的局限性,并能认识到其对于上述技术工作的影响状况。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土木工程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标准,评价土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的方案,以及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其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土木工程师应承担的责任。
6-1:土木工程法规体系认知能力;能够了解土木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对土木工程行业的法律法规有概括性认识。
6-2:工程方案评价能力;能够基于土木工程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标准,并能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等影响因素,对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地基基础、建筑设计、结构型式及设计、施工组织工程造价等方案)进行合理性及可行性评价与分析。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环保与节能意识;能准确把握土木工程建设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熟悉相应的环境保护法规,理解环保与节能的重要意义,并在工程实践活动中贯彻执行;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工程问题,具有在工程实践中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新材料、重视节能节水、进行绿色设计及施工的意识。
7-2:工程可持续发展意识;熟悉社会可持续发展政策,理解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特点,能对土木工程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价。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了解中国国情、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做到责任担当、贡献国家、服务社会。
8-1:中国传统文化素养;能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了解中国国情、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8-2:职业道德与专业修养;熟知并理解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并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做到土木工程师的责任担当,贡献国家、服务社会。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在解决土木工程专业的工程问题时,能够在多学科组成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
9-1:专业协调能力;能够在解决土木工程专业的工程问题的同时,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良好地履行和承担个体角色。
9-2:团队组织能力;能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积极发挥配合、协作及组织等作用,良好履行和承担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毕业要求10: 沟通:能够就土木工程专业的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表达或回应指令。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技术与文化沟通交流能力;能够借助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表达或回应指令等方式,就土木工程专业的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准确的表达观点和回应质疑。
10-2:国际沟通交流能力;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具备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基本能力。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掌握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和经济决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11-1:工程项目管理能力;能够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在项目的经济、技术方面进行分析、评估并组织项目实施,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原理及工程经济决策方法,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11-2:工程经济技术评价能力;能在多学科环境中有效应用工程管理的基本原理及工程经济决策方法,结合工程结构所在地理环境及功能要求,从经济、技术等方面,对工程的材料选择、方案选型、建造策略等进行评价。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提高自主学习和适应土木工程新发展的能力。
12-1:学习能力;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探索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具备主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适应土木工程新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观。
12-2:适应能力;在解决土木工程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拓展自己的知识,能通过自主学习具备较强的技术理解力、概括与总结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土木工程、力学
核心课程: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房屋建筑学、钢结构设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及砌体结构设计、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概预算、土木工程测量、建筑技术信息建模(BIM)应用。
四、学制、学位及学分要求
学制:标准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3-6年
学位:工学学士
毕业学分要求: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最低毕业学分:181学分,其中理论课程143学分,实践环节38学分。
五、课程体系设置及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型 |
学时 |
学分 |
理论 |
实践 |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
通识课 |
必修课 |
806 |
46 |
518 |
30 |
256 |
16 |
选修课 |
128 |
8 |
128 |
8 |
|
|
|
学科基础课 |
512 |
32 |
384 |
24 |
128 |
8 |
|
专业课 |
必修课 |
576 |
36 |
320 |
20 |
256 |
16 |
限选课 |
192 |
12 |
176 |
11 |
16 |
1 |
|
职业方向接口课 |
144 |
9 |
96 |
6 |
48 |
3 |
|
课内小计 |
2358 |
143 |
1622 |
99 |
704 |
44 |
|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
42周 |
38 |
|
|
|
|
|
学分总计 |
181 |
实践教学学分比例 |
45.30% |
六、全程教学计划表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计划学时 |
学分 |
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开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
讲授 |
其他 |
||||||||||
通识必修课 |
2302000101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8 |
3 |
32 |
16 |
3 |
四 |
考试 |
|
|
2302000102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48 |
3 |
48 |
|
3 |
五 |
考试 |
|
||
230200010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48 |
3 |
32 |
16 |
3 |
二 |
考试 |
|
||
2302000104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48 |
3 |
48 |
|
3 |
一 |
考试 |
|
||
2302000105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48 |
3 |
48 |
|
3 |
三 |
考试 |
|
||
6302000101 |
军事理论与安全教育 |
32 |
2 |
32 |
|
2 |
一 |
考查 |
|
||
0502000101 |
大学英语Ⅰ |
64 |
4 |
48 |
16 |
4 |
一 |
考试 |
|
||
0502000102 |
大学英语Ⅱ |
64 |
4 |
48 |
16 |
4 |
二 |
考试 |
|
||
0502000103 |
大学英语Ⅲ |
32 |
2 |
16 |
16 |
2 |
三 |
考试 |
|
||
0502000104 |
大学英语Ⅳ |
32 |
2 |
16 |
16 |
2 |
四 |
考试 |
|
||
1302000101 |
大学体育Ⅰ |
32 |
1 |
4 |
28 |
2 |
一 |
考查 |
|
||
1302000102 |
大学体育Ⅱ |
32 |
1 |
4 |
28 |
2 |
二 |
考查 |
|
||
1302000103 |
大学体育Ⅲ |
32 |
1 |
4 |
28 |
2 |
三 |
考查 |
|
||
1302000104 |
大学体育Ⅳ |
32 |
1 |
4 |
28 |
2 |
四 |
考查 |
|
||
2402000101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32 |
2 |
32 |
|
2 |
一 |
考查 |
|
||
2302000106 |
形势与政策 |
32 |
2 |
|
|
讲座 |
一至六 |
考查 |
|
||
0102000101 |
信息技术基础 |
32 |
2 |
16 |
16 |
2 |
一 |
考试 |
|
||
2402000102 |
劳动教育 |
32 |
2 |
16 |
16 |
|
二 |
考查 |
|
||
5502000101 |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
18 |
1 |
18 |
|
讲座 |
一 |
考查 |
|
||
5502000102 |
就业指导 |
20 |
1 |
20 |
|
讲座 |
六 |
考查 |
|
||
6702000101 |
创新创业教育 |
32 |
2 |
16 |
16 |
|
二 |
考查 |
|
||
0102000102 |
文献检索与利用 |
16 |
1 |
16 |
|
1 |
六 |
考查 |
|
||
通识选修课 |
大学美育 |
32 |
2 |
32 |
|
|
三 |
必选 |
|
||
人文社科等其他选修课 |
96 |
6 |
96 |
|
2 |
二至七 |
考查 |
|
|||
小计 |
934 |
54 |
646 |
256 |
|
|
|
|
|||
|
|
|
|
|
|
||||||
学科基础课 |
0102000201 |
高等数学(理工)Ⅰ |
64 |
4 |
64 |
0 |
4 |
1 |
考试 |
|
|
0102000202 |
高等数学(理工)Ⅱ |
64 |
4 |
64 |
0 |
4 |
2 |
考试 |
|
||
0102000204 |
线性代数与概率论 |
48 |
3 |
48 |
0 |
3 |
3 |
考试 |
|
||
0302000226 |
大学物理 C |
48 |
3 |
32 |
16 |
3 |
2 |
考试 |
|
||
0902010201 |
土木工程制图 |
80 |
5 |
32 |
48 |
5 |
1 |
考试 |
|
||
0902010202 |
平法识图 |
32 |
2 |
16 |
16 |
2 |
4 |
考试 |
|
||
0902010203 |
建筑CAD |
32 |
2 |
16 |
16 |
2 |
3 |
考查 |
|
||
0902010204 |
土木工程概论 |
32 |
2 |
32 |
0 |
2 |
1 |
考查 |
|
||
0902010205 |
工程力学 |
80 |
5 |
64 |
16 |
5 |
2 |
考试 |
|
||
0902010206 |
土木工程材料 |
32 |
2 |
16 |
16 |
2 |
2 |
考试 |
|
||
小计 |
512 |
32 |
384 |
128 |
|
|
|
|
|||
专业课 |
必修课 |
0902010301 |
流体力学 |
32 |
2 |
16 |
16 |
2 |
4 |
考试 |
|
0902010302 |
结构力学 |
64 |
4 |
48 |
16 |
4 |
4 |
考试 |
|
||
0902010303 |
房屋建筑学 |
64 |
4 |
32 |
32 |
4 |
3 |
考试 |
|
||
0902010304 |
钢结构设计 |
64 |
4 |
32 |
32 |
4 |
4 |
考试 |
|
||
0902010305 |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
64 |
4 |
32 |
32 |
4 |
5 |
考试 |
|
||
0902010306 |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
64 |
4 |
48 |
16 |
4 |
5 |
考试 |
|
||
0902010307 |
混凝土结构设计及砌体结构设计 |
64 |
4 |
32 |
32 |
4 |
6 |
考试 |
|
||
0902010308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
64 |
4 |
48 |
16 |
4 |
5 |
考试 |
|
||
0902010309 |
土木工程概预算 |
48 |
3 |
16 |
32 |
3 |
5 |
考试 |
|
||
0902010310 |
土木工程测量 |
48 |
3 |
16 |
32 |
3 |
3 |
考试 |
∆ |
||
限选课 |
0902010401 |
土木工程专业英语 |
32 |
2 |
32 |
0 |
2 |
5 |
考查 |
|
|
0902010402 |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
32 |
2 |
32 |
|
2 |
6 |
考查 |
|
||
0902010403 |
建筑法规 |
32 |
2 |
32 |
|
2 |
3 |
考查 |
|
||
0902010405 |
建筑设备 |
48 |
3 |
32 |
16 |
3 |
4 |
考查 |
|
||
0902010406 |
工程项目管理 |
48 |
3 |
48 |
|
3 |
6 |
考试 |
|
||
小计 |
768 |
48 |
496 |
272 |
|
|
|
|
|||
职业方向课1 |
0902010501 |
装配式施工 |
32 |
2 |
32 |
0 |
2 |
7 |
考试 |
|
|
0902010502 |
智能建造装备 |
32 |
2 |
32 |
0 |
2 |
7 |
考试 |
|
||
0902010503 |
装配式结构深化设计 |
48 |
3 |
16 |
32 |
3 |
7 |
考试 |
|
||
0902010504 |
工业化构件制造技术 |
32 |
2 |
16 |
16 |
2 |
7 |
考试 |
|
||
职业方向课2 |
0902010505 |
结构设计软件应用 |
32 |
2 |
16 |
16 |
2 |
6 |
考查 |
|
|
0902010506 |
建筑技术信息建模(BIM)应用 |
48 |
3 |
16 |
32 |
3 |
7 |
考试 |
∆ |
||
0902010507 |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
32 |
2 |
32 |
0 |
2 |
7 |
考试 |
|
||
0902010508 |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 |
32 |
2 |
32 |
0 |
2 |
7 |
考查 |
|
||
职业方向小计(职业方向任选课至少选9个学分) |
144 |
9 |
96 |
48 |
|
|
|
|
|||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
42周 |
38 |
|
|
|
|
|
|
|||
合计 |
2358 |
181 |
1622 |
704 |
— |
— |
— |
|
∆:产教融合之一课程
七、各学期开课计划表
序号 |
学期 |
开设课程 |
周学时 |
备注 |
1 |
第一学期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3 |
|
2 |
军事理论与安全教育 |
2 |
|
|
3 |
大学英语Ⅰ |
4 |
|
|
4 |
大学体育Ⅰ |
2 |
|
|
5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2 |
|
|
6 |
形势与政策 |
|
讲座 |
|
7 |
信息技术基础 |
3 |
|
|
8 |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
|
讲座 |
|
9 |
高等数学(理工)Ⅰ |
4 |
|
|
10 |
土木工程制图 |
5 |
|
|
11 |
土木工程概论 |
2 |
|
|
小计 |
|
27 |
|
|
1 |
第二学期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
2 |
大学英语Ⅱ |
4 |
|
|
3 |
大学体育Ⅱ |
2 |
|
|
4 |
劳动教育 |
2 |
|
|
5 |
高等数学(理工)Ⅱ |
4 |
|
|
6 |
大学物理 C |
3 |
|
|
7 |
工程力学 |
5 |
|
|
8 |
土木工程材料 |
2 |
|
|
9 |
形势与政策 |
|
讲座 |
|
10 |
人文社科等其他选修课 |
2 |
|
|
小计 |
|
26 |
|
|
1 |
第三学期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
2 |
大学英语Ⅲ |
2 |
|
|
3 |
大学体育Ⅲ |
2 |
|
|
4 |
大学美育 |
2 |
|
|
5 |
线性代数与概率论 |
3 |
|
|
6 |
建筑CAD |
2 |
|
|
7 |
土木工程测量 |
3 |
|
|
8 |
房屋建筑学 |
4 |
|
|
9 |
建筑法规 |
2 |
|
|
10 |
形势与政策 |
|
讲座 |
|
11 |
人文社科等其他选修课 |
2 |
|
|
小计 |
|
25 |
|
|
1 |
第四学期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
2 |
大学英语Ⅳ |
3 |
|
|
3 |
大学体育Ⅳ |
2 |
|
|
4 |
结构力学 |
4 |
|
|
5 |
钢结构设计 |
4 |
|
|
6 |
流体力学 |
2 |
|
|
7 |
平法识图 |
2 |
|
|
8 |
建筑设备 |
3 |
|
|
9 |
形势与政策 |
|
讲座 |
|
10 |
人文社科等其他选修课 |
2 |
|
|
小计 |
|
25 |
|
|
1 |
第五学期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
2 |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
4 |
|
|
3 |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
4 |
|
|
4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
4 |
|
|
5 |
土木工程专业英语 |
2 |
|
|
6 |
土木工程概预算 |
3 |
|
|
7 |
形势与政策 |
|
讲座 |
|
8 |
人文社科等其他选修课 |
2 |
|
|
小计 |
|
22 |
|
|
1 |
第六学期 |
文献检索与利用 |
1 |
|
2 |
混凝土结构设计及砌体结构设计 |
4 |
|
|
3 |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
2 |
|
|
4 |
结构设计软件应用 |
2 |
|
|
5 |
工程项目管理 |
3 |
|
|
6 |
形势与政策 |
|
讲座 |
|
7 |
人文社科等其他选修课 |
2 |
|
|
8 |
就业指导 |
讲座 |
|
|
小计 |
|
14 |
|
|
1 |
第七学期 |
装配式施工 |
2 |
|
2 |
智能建造装备 |
2 |
||
3 |
装配式结构深化设计 |
3 |
||
4 |
工业化构件制造技术 |
2 |
||
5 |
建筑技术信息建模(BIM)应用 |
3 |
||
6 |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
2 |
||
7 |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 |
2 |
||
8 |
人文社科等其他选修课 |
2 |
|
|
小计 |
|
9 |
|
|
1 |
第八学期 |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
12周 |
|
小计 |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