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其所面临的心理危机复杂多样,一方面是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所产生的心理危机,例如学习压力过大、社交问题等,另一方面则是对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所产生的心理危机,例如毕业压力、就业压力、生活压力等。因此,对于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管理工作对于大学生健康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网络平台的心理危机干预管理的可行性。
一、心理危机的特点
心理危机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界定,一方面是将危机理解成矛盾冲突,指的是人在生活过程中在对应某些境遇或者在生活目标的矛盾,另一个方面则是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用了许多的自己的方法仍旧不能达到心理平衡,采用借助他人的帮助的状态。心理危机的特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突发性,生活中的矛盾往往是出乎预料的,具有很到的随机性和不可控性。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期望下,本就不够成熟的心智极其容易在某些突发事情的触发下产生心理危机。
第二,痛苦性,心理危机是一个十分痛苦的心理过程,在心理危机的状态下,人的观感将会产生各种痛苦,例如情绪低落、内心迷茫、彷徨、不知所措等,同时又找不到抒发的出口。
第三,严重性,心理危机实际上是一个较为严重的生命问题,它所产生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危机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人的情感、人的日常学习生活、人机交往,更严重的会让人产生过于压抑的心理,最终有可能影响危机到人的生命。
二、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行网络管理可行性探究
心理危机管理工作内容包含三个大的方面:心理危机的预防、心理危机的干预以及大型心理危机事故的预防与干预。
1、心理危机的预防网络管理
高校心理危机的预防工作主要包含对大学生发生心理危机前的心理健康宣传和辅导工作。首要工作是做好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工作,以化解大学生存在的潜在危机,以达到降低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其次是要针对心理危机的特别对象进行着重观察和教育,这种有特殊倾向的学生一般包括新生、毕业生、学困生、贫困生、情感困惑的学生。可以通过开展一定的心理测试来甄别特别对象,并针对这些特别对象建立相关档案,以及时对危机预防对象实现全面的动态掌握。最后,要合理的制定危机心理预防工作内容,既要包含心理健康知识日常宣传普及等一般性的宣讲工作,还要重视特别对象的心理预警工作。
对于心理危机的预防工作采取网络管理是十分可取的,现代校园的网络覆盖状态良好,学校配备的计算机系统也较为完善,学生普遍拥有自己的计算机设备,这也给心理健康的归纳汇总工作带来了更大的便利。教师可以在校园平台内心理健康的宣传内容,同时可以通过许多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有利于心理预防工作的高效实施。
2、危机干预
危机干预主要是指当学生反馈的心理状态已经显示存在危机的时候,教师应当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去开导学生,并避免学生的心理危机进一步恶化。危机干预的主要包含及时干预和专业干预两个方面,所谓及时干预也就是要在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危机的第一时间内采取干预,主要干预手段为询问当事人的情况、稳定当事人的情绪、对当事人的不当行为进行劝阻,并提出可行的建议,所谓心理危机的专业干预则是指辅导员要陪同学生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进行相关的专业干预,辅导员要协助心理辅导老师对其进行专业干预,要向心理辅导老师提供学生的生活学习信息,协助其拟定干预计划。在干预过程中学院要配合心理辅导老师同干预对象及其家属签订各项承诺书、责任书,帮助干预对象的恢复。
在心理危机事故网络管理条件下,教师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对问题学生进行相关的询问,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转发一些有益于学生走出困境的相关资料与学生讨论,随时关注学生的动态,以确保干预计划的合理实施。
3、大型心理危机事故的预防与干预
目前高校大学生自杀、事故死亡等创伤性的突然死亡事件几乎每年都有,死亡事件的发生给家庭和高校及社会都带来莫大的伤害。而深究事故的原因,大多是是由于学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危机,并且无法合理的将心理危机及时的化解,从而产生了心灵上的扭曲,对生活失去了信息。
实际上,学生产生这些负面的心理是存在一个过程的,是可以有效避免和预防的。利用网络管理平台,通过建立心理危机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电子档案,通过辅导员的定期了解反馈,来掌握有心理危机倾向学生的动向,并建立心理危机预警系统,一旦预警信号产生,院系心理危机工作者们就应该主动对其进行预防管理:学院辅导员、心理委员以及个人都可以通过日常交谈和观察等方式及时了解问题学生的心理状况,一旦意识到有危机因素产生,在保证问题学生的安全情况下第一时间报告学院,争取有效自杀干预的机会。
网络的出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在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管理中实现网络管理无疑提高了心理危机干预管理的管理效率。但我们在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管理过程中还要注重对网络平台的合理、科学的使用,既要保证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严谨有效的执行,又要保证在工作过程中避免网络平台的频繁使用对学生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
(转自“公务员之家”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