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危机是心理疾病的早期症状。当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事件,且该事件超过其应对能力,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心理危机。[1]心理危机标志着一个人正在经历生命中的剧变和动荡,它会暂时干扰或破坏一个人惯常的生活模式,引起焦虑、挫折、愤懑和迷茫等不良情绪反应,特征是高度紧张。学生心理危机可引发行为或情绪紊乱,甚至发生自伤或伤人等严重后果。人的心理问题从产生到程度严重要经过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如果问题在这个过程得到解决或者缓解,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2]学生心理预警预防工作的开展就是未雨绸缪,在平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动态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当发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或危机时,各级相关人员预先发出警报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过激行为和严重事件的发生,将可能产生的悲剧扼杀在摇篮里,达到有效预防和最大限度降低损失的目的。
一、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
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可以预测危机、防范危机,将心理问题消灭于萌芽之中或降低其破坏程度。根据《大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暂定办法》,我国高校陆续实施三级或四级心理危机预警系统。
1.一级机构为领导决策机构
由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担任组长,心理咨询室、相关部门领导为负责人。一级机构负责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的领导与指导工作,主要负责制定及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文件、整合学院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确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预防系统的工作目标,对校园重大心理危机进行决策处理,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做好学校心理危机预警与预防的整体部署和协调工作。
2.二级机构为执行机构
主要负责向全院师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活动、组织心理健康相关培训、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从事心理危机干预研究、学习心理危机干预课程、进行心理危机案例教学、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活动,以及对学生出现的心理危机进行干预等。二级机构对一级机构负责,同时领导三级、四级机构开展工作。二级机构应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并分析学生的心理危机信息,通过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活动等方式,对学院各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个大致的了解和掌握,对可能出现的学生心理危机做好预防与发现工作。与此同时,全面加强学院心理健康网络建设,有专人负责心理健康信息的、反馈、搜集和整理;成立专门的小组,深入分析探讨学生心理状况,列出可能发生心理危机的学生名单及其心理健康状况隐患,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库;开展多种载体的心理危机干预方式,例如电话干预、网络干预等,建立学生心理问题工作和交流平台,将日常的心理健康工作与心理危机事件的预警分析、预防与紧急情况的处置结合起来。当发生重大心理危机不能进行有效干预时,应及时上报一级机构,以便及时采取有力措施。
3.三级和四级机构为信息提供机构
三级机构主要由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宿舍管理人员组成。这些人距离学生最近,最容易发现和了解学生情况,也最能给予及时保护,因此主要负责发现或识别有心理障碍征兆的学生并及时向二级机构汇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一旦发现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三级机构应尽可能尽自己力量稳定学生的情绪,同时及时与二级机构的专职心理教师联系,采取措施尽量化解学生的心理危机,恢复心理平衡。二级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具备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接受过心理健康知识的专题培训,有初步识别和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
四级机构由学生组成,主要是各班心理委员和宿舍舍长。经过系统培训之后,起到帮助其他同学开展心理自助与助人的作用。心理委员与宿舍舍长共同配合,心理委员应定期汇报本班同学的心理动态,特别关注有自杀倾向、行为反常、性格孤僻的同学。同时,三级机构应随时关注四级机构成员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不断促进他们人格的发展,提升他们的工作水平。
二、学生心理预防工作
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更重要的作用是在于预防,学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预防工作。
1.学生心理档案
学生心理档案是指为在校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设立的档案资料。包括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验普查的结果,学院心理咨询与辅导记录等材料。建立心理档案的目的是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心理健康,一旦发现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介入,帮助解决问题。每年新生入学之际,学院就要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工作,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建立心理档案很重要的一个作用是发现心理素质方面有问题的学生,予以重点关注,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跟踪观察,进行预防和治疗,必要时加以及时干预。
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课堂教学、心理咨询、活动开展等形式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预防学生心理危机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为平台,选取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理论和案例,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心理问题,发展自身潜能。课程应包括识别和应对校园中常见的心理危机,使学生了解和熟悉应对心理危机的方法和途径,还应包括生命安全教育内容,帮助学生知恩感恩、珍爱生命。以心理咨询为手段,本着发展性咨询和障碍性咨询并重,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结合的原则不断拓宽心理服务领域。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成为危机干预工作有效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还可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积极引导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言传身教,润物无声。
3.学生心理自助与互助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广播电台、报刊杂志、橱窗板报以及学院网络的作用,大力宣传推广校园心理健康知识。学院每年应定期组织举办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活动,开展心理沙龙、心理影院、心理知识竞赛等活动,经常性地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支持学生成立心理健康社团、心理协会等组织,发挥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自助和互助作用。学生心理委员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心理委员应成为班干部里面的重要成员,并及时进行有效的相关培训。
4.学生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的内容可以分为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两种。精神上的支持包括情感性支持、尊重性支持、陪伴性支持。相对于物质而言,作为有社交需求的个体,学生更需要情感上的支持与帮助。[4]因此,及时有效地给予学生社会支持是非常必要的。学生社会支持的建构来自学生、教师、父母以及社会和学院多方面,需要学院、家庭、社会共同合作,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三、需要关注的几个群体
1.贫困生群体
贫困生因经济上的原因使他们比其他学生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一份首都高校贫困大学生状况调查资料表明,有60%的贫困生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42.2%的贫困生不愿在网络或其他媒体上公开求助,不愿意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相当封闭;40%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受到打击;近20%的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影响了心理健康。[5]一般来说,贫困生普遍存在自卑、强烈的自尊和孤僻等不良心理问题。当遭遇生活事件时,容易产生心理偏差,是心理危机的高发群体之一。
2.独生子女群体
由于生存环境等方面的原因,独生子女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对家庭依赖、情绪控制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等心理缺陷,一旦遇到挫折和困难,容易产生心理冲突,影响身心健康,甚至会导致心理与行为失常。我国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将有好几代人是独生子女,因此独生子女的心理情况和特点需持续关注。
3.新生群体
新生容易产生因环境改变造成的孤独和失落心理,在新环境中产生对学习、人际交往、角色转变等各方面的心理困惑,也可能会出现对独立生活束手无策、陷入苦恼的依赖心理。高校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普查结果发现,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院应开展各方面相应有效的活动,帮助新生积极调整心态,重新认识自我,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4.毕业生群体
毕业生是学生中压力较大的一个群体。在大学生就业难的今天,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对于毕业生而言,能否正确评价自己、是否具备良好的心态,是能否顺利成功就业的关键,而理想的冲突、求职的挫折也可能成为其产生心理危机的导火线。
5.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群体
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是心理危机的高发群体,尤其需要特别关注。一般而言,多数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发展性的,会随着学生的成长而自愈。少数是障碍性的,如神经官能症、人格障碍等,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还有一些问题如行为问题、品行障碍、性心理问题、神经症倾向、人格障碍等等,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得以解决。这类学生群体是特别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身上常常交织着各种群体的问题,如独生子女、新生、有心理问题且学业失败的毕业生等等。大多数可以通过自我调节与心理辅导成为适应生活、人格健康的人,少数人则会成为心理危机的个体。关注群体特征有助于建立健全心理危机预防机制,有效减少和防止心理危机的发生。
(转自“公务员之家”网络)